文章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添加人: 添加时间:2013-03-29 10:00 浏览量: 次
核心提示: 这里是北京! 据考古学研究,“京西大峡谷”是人类文明的东方源头,可上溯到距今200万年前;“北京人”踏
这里是北京!
据考古学研究,“京西大峡谷”是人类文明的东方源头,可上溯到距今200万年前;“北京人”踏上这片土地的时间可追溯到70万年前;门头沟区东胡林是1万年前北京农业的源头之一;“北京城”留下的建筑痕迹可向前考证3000年;1949年10月1日起,“北京声音”开始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渊源流长的农耕文明在这里扎根、孕育,北京社科院研究员阎崇年对北京文化史的表述,表明农耕文化是北京文化的源文化之一。
这里独一无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很少有哪座城市能把如此多的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要素集于一身,这里有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世界第二大总部基地,中国政治中心……
党的十八大勾画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要求。在此之前的中共北京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被正式提出。北京代表中国吹响了赶超世界一流的前进号角。
在全新历史条件下,北京对于农业的要求,早已不是“城市要不要农业”的问题,而是对已经进入发展成熟阶段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定位:建成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首都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首都高端农产品供应和城市应急安全的基本保障。
近日,记者走进春天里的京郊大地,探寻都市型现代农业在这片热土上走过的路径、轨迹,看北京如何在京城山水间、农家田野里绘就这幅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农业画卷。
按照世界城市要求定位农村、规划农业、发展农民,对北京农业进行再认识,农业虽是少数但绝不等于小数,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愈发明显;农业隐性价值逐步显现,且不断增值;农业环境得天独厚,消费、科研、政策等优势无可比拟
马可·波罗曾说,中国的北京广阔、富裕而美丽,世界上没有人能设计出别的城市来超过它。现在的北京,是一个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也是一个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0.2亩、农业增加值占比不足1%、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不足6%的城市。
在这里,农业生产空间的压缩、生产资源的限制、生产成本的高企,都成为北京农业发展的“拦路虎”——传统农业在这里没有出路;与此同时,科技资源丰富、高端人群集聚、政策支持强劲,都为北京发展现代农业孕育了一片沃土。
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和城乡发展全局,开辟了一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探索出一条大城市地区发展农业的“北京道路”。早在2006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同志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2009年7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提出要重新认识首都“三农”问题:首都的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低碳产业。
这种认识,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迎来又一个“黄金期”,以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也远远不是市委、市政府和市领导对北京农业的第一次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业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快速转型升级,步步领先,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的城郊型农业、90年代初起步的都市农业;2003年,北京在全国最早提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并把它作为农业发展核心战略和方向选择,在全市范围内铺开。2005年,《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出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从此提档升级、加速发展。
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功能定位也经历了三次转变:上世纪80年代集中在除政治、文化中心外是否承担经济中心职能的讨论上;90年代初《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第一次明确了北京要成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定位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发展到新时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发展目标定位在: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对比来看,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农业的功能定位如影随形!
这背后,是北京农业人的基层实践推动政策出台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上世纪80年代昌平十三陵旅游区悄然出现的观光采摘园,让人们朦胧看到都市农业的影子;90年代初兴起的朝来农艺园等农业高效示范园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提供了可供“摸着过河”的“石头”……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业对于北京的价值早已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层面满足人们“胃”的需求,更上升到对社会层面,主要是生态服务、生活参与等隐性价值的追求,进一步满足人们“肺”、“眼”、“脑”等多种需求。
早在1997年,北京就提出把发展设施、籽种、精品、加工、创汇、观光农业等六种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拓展。
在三次华丽转身中,北京农业的地位、价值、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北京农业已经进入到农业和城市关系的高级阶段,用城乡一体化思路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新阶段,农村开始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目前已初步形成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
这个系统就是具有首都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含开发四种功能(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六种特征农业(籽种、设施、循环、休闲、科技、会展)、形成五圈布局(城市农业圈、近郊平原农业圈、远郊平原农业圈、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合作农业圈)的发展思路,以及创建“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实施“221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
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和要求已经提出。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力。借鉴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等经验:世界城市建设,离不开郊区发展;富裕起来的城市,更加需要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2012年8月,农业部第一次在全国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提出大中城市郊区争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将都市农业建成城市“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样板区和农村改革先行区。
面对挑战和要求,北京农业怎样应对?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对北京农业的又一考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北京要走在全国最前面,当好火炬手和标杆,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勇于创新,善于突破,敢于胜利。
北京农业立足于“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着眼城乡全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对大城市地区农业发展一般规律的积极探索,更是实现北京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早在八九年前,北京市委常委、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牛有成便系统地思考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思路、内涵与途径,提出“跳出农业看农业”,农业是少数但绝不等于小数,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愈发明显;农业隐性价值逐步显现,且不断增值;农业环境得天独厚,北京消费、科研、政策等优势无可比拟。初步奠定了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和体系框架。
走进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市开始尝试提出“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建设新农村、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要求培育新型农民”的北京“新三农”发展目标。这是北京农业人对北京农业的最新诠释,紧密贴合首都最新定位和宏伟目标。在2011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副市长夏占义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首都农业作为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首都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城市高端农产品供应和应急安全的基本保障,打造成为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低碳产业。”
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王孝东说:“我所理解的‘世界水平的农业’是安全、生态、节能、高效率、高收益、公益性、合作性、高素质的农业,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如今的北京农业,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占领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制高点,逐渐展现出“世界水平农业”的高水准:发展基础性产业,保障鲜活农产品供应;发展融合性产业,瞄准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低碳产业,拓展生态服务价值。都市型现代农业已成为首都农民增收的加速器,“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7%,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476元,同比增长11.8%,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城镇居民。
发挥首都高端农产品供应和城市应急安全的基本保障功能,大宗农产品适度供给和鲜活农产品稳定供给成为北京农业的首要,各种高端要素集聚的名优特新农产品成为多层次个性化的需要,而不断提升的农产品质量和控制力成为首都农业发展的必然
在房山区琉璃河镇,记者见到57岁的种粮大户范学连,他承包了820亩耕地种粮食。种了40年地的他是北京地道的“田把式”,2011年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像老范这样靠种田致富的农民,在都市型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北京城,并不多见。
大宗农产品适度供给和鲜活特色农产品稳定供给是北京农业履行首都“四个服务”职能的首要责任和义务。目前,全市1644万亩农业用地中,280万亩基本农田是不可逾越的发展红线,1000多万亩林地也只会扩大不会减少,两部分占了80%以上。北京是大城市小郊区,永久保留大量农业资源是首要。
2000多万北京人的吃喝,鲜活农产品是最难的保障。从2009年数据看,全市蔬菜、肉、蛋、奶和水产品自给率分别占到28%、30%、54%、56%和13%。尽管比例有限,但如遇突然事件,外埠农产品短期无法进入,自产农产品就能保证应急状态下城市正常运转,成为市场保障的基础。
这在“非典”和奥运期间得到了充分证明和检验,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京郊23家农产品专供企业供应了107个品种、252个品项,共1172吨农产品,占供应总量的54%,比预计高20%,实现了“供应零中断、运行零投诉、安全零事故”。
满足供应、实现保障,设施农业和“菜篮子工程”成为重要抓手。2008年6月,北京发布《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底,设施农业总面积达35万亩,年收入52亿元,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的1/4,吸纳本市农户就业26万人。北京蔬菜生产用地实行最低保有量责任制,并建立了新菜田建设补贴制度,累计建成基本菜田66.9万亩。“菜篮子”自给率、控制率、合格率、应急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当前世界城市毫无例外都是超级特大型城市,人口多,高收入人群多,对高端农产品需求远超平均水平,北京同样如此。2012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69元,人均食品消费达到7535元。北京农业瞄准“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广阔空间已被打开。
北京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综合开发,一期投资约46亿元,打造113.07万亩优质产业田、优良生态田和优美景观田,农田节水灌溉率超90%,农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发展高效农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各种高端要素集聚北京,农业以“名、特、优、新”为重点,开始满足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
记者在第十八届国际食用菌大会主展区之一通州绿源永乐食用菌高科技产业园生产车间看到,十几名工人正配合先进的流水线进行菌袋装袋操作。机器飞转,不消一会儿,整齐的菌袋码成了小山。产业园得到市、区两级提供的“食用菌生产机械项目”支持,财政补贴50%购置机械528台套,总计2200多万元。
在项目带动下,蘑菇生产过程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通过集成电脑控制实现人工智能环境。总经理李大疆说,传统方式食用菌生产年产值在10万元左右,园区采取工厂化种植高档菌种,如杏鲍菇等,年产值可达150~20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高效农业”。
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另一个渠道是加工农业,也是带动京郊农民充分就业和致富增收的“航母”产业,近年来呈现资本化、园区化、规模化特点。截至目前,北京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2家,其中国家级38家;上市企业10家。形成颇具规模的“北京农业上市板块”。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建立种植养殖原料生产基地81万亩,辐射面积600多万亩,带动本地农户55万户,农民年直接增收36亿元。
现代农业无论如何发展,籽种产业都是基础中的基础、高端中的高端。北京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籽种产业,正是扬科技资源之长,避土地少成本高之短的正确选择,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今天,北京已初步确立全国种业“三中心一平台”地位:科技创新中心,拥有研发机构80多家,每年引育农作物新品种约占全国20%,保存国家级种质资源40万份,居世界第二位;企业聚集中心,是国内种业企业聚集密度最大地区,籽种经营企业1365家,其中部级发证28家,占全国11%;交易交流中心,2011年北京种业销售额达到83.38亿元。搭建种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初步搭建起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成为全国种业创新孵化和展示基地。
随着《北京种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全市种业工作会议召开,以及与农业部签署《共同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战略合作备忘录》,北京正朝着“种业之都”的目标阔步前进。2014年,第七十五届世界种子大会将在北京市丰台区召开。
在建设中的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记者看到,一栋栋高标准温控展示车间已投入使用。园区行政部长赵旭说,国内外38家高端种业企业已签约入驻。2015年规划面积3万亩的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种业科技园区,集科研企业孵化基地、新品种核心展示区、专家院士新品种中试基地于一体,力争“出品种、出机制、出企业”。
在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中,北京农业始终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抓住发展机遇、转化奥运成果,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县(乡镇)创建、优级标准化基地创建活动,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例达80%以上。
北京市正大力推广食品追溯的公共信息平台,只要在手机上安装软件,通过二维码扫码拍照,结合食品安全终端数据库,就可轻松掌握农产品来龙去脉。目前,北京“三品”(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产品占农产品生产量近40%,生产基地农产品合格率处于全国前列。
另一个层面的安全是农产品控制力,这种控制力体现在农业合作上,立足与周边地区产业资源互补,实现农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其中的典范是“京承合作”。承德与北京山水相依,是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从2004年双方拉开农业战略合作序幕至今,合作项目已达98个,总投资115亿元,带动承德农户1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8%。京承两地政府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目前北京共创建蔬菜、畜禽等各类外埠基地67个,先后同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区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及蔬菜产销合作协议,可控安全农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
发挥首都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功能,必须实现农业与环境相协调、循环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相交融合、良性可互动,实现人与文化相融合、创意可发展
近些年,有一个概念在北京方兴未艾——“生产性绿色空间”。市农业局副局长郑渝说,北京借鉴国外经验把农业创新地定义为绿色空间,把农业的生产和生态功能紧密结合,农田景观本身就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世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必须发挥农业这一可持续发展基础产业作用;北京农业之所以能够永续发展,关键也在于生态功能。传统农业对提高城市宜居作用有限,都市型现代农业使城市环境更美好。研究显示,北京347.53万亩农田总服务价值120亿元,其中生态价值90亿元,是产品价值的3倍。
为此,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保护性耕作,2008年又率先建立冬季作物生态补偿机制,对冬小麦进行补贴,全面维护和提升整个北京农业的生态价值。据测算,2009年北京市农林水生态服务价值达1万亿元左右,与当年全市的GDP大体相当。尽管农业增加值不高,但有1万亿生态服务价值,能够支撑2000多万人在城市中日常生活。
“一步一景,十步成画。”如今北京的现代农业成了首都的大景观。在京承高速路沿线,以籽种、设施、观光和科技农业为重点,精心布置11个景观农业节点,打造68公里“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2012年着重在首都机场航线区域建设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
在延庆县千家店镇,统一规划镇内黑河、白河沿岸16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营造山水景观,称为“百里山水画廊”,已经将全镇变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退稻的农田里,1.4万亩杏树茁壮成长,杏树下种植万亩黄芩,同时种有2000亩向日葵。花开时节一派“人间胜景”。
景观农业大至整座城,小至一楼顶、一阳台、一盆栽,有农业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风景。《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让北京市民张贵春和他的楼顶农业“火”了一把,他的一句“我种的不是菜,种的是心情”让人印象深刻。在空间拥挤的城市,也只有都市型现代农业,才能在人们心里生根发芽、沉淀生活。北京可进行绿化的屋顶约有6000万平方米,蕴含经济效益高达50亿元。
农业的生态功能既有生态修复作用,又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可能。在被誉为“未来农场”的延庆德青源生态农场,空气清新、风景如画,闻不到鸡场特有的异味。这归功于国内最大鸡粪发电项目——德青源沼气发电厂,将每天产生的200多吨鸡粪、300多吨污水收集利用,源源不断转化为“绿色电力”。工程每年为北京提供140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标煤1700吨;生产的沼气供园区自身和周边农户取暖、做饭,并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有机肥18万吨,公司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全程“零排放”。作为年存栏300万只蛋鸡的我国蛋品行业领军企业,德青源占据北京品牌鸡蛋市场68%以上的份额。
在北京发展较早的循环农业已深入人心。如今的京郊大地,环境焕然一新、生态明显改善。2006年开始实施的“三起来”工程让农村亮了起来、让农民暖了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走上平坦路、开上私家车、喝上自来水、住上整洁房、用上卫生厕”。
结合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有专家总结:世界城市不能建立在生态恶化的条件下,也不能建立在生活单调的条件下。
农业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农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耕文化,在人均GDP超1.2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北京,远不再是一种时尚。休闲农业已成为满足首都市民精神需求、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
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农业是京郊休闲旅游“首选地”,1998年便编制了《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年12月,京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关于加快推进京郊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目前全市农业休闲观光园已达1300个,休闲农业年接待市民超3500万人次,实现收入30.4亿元。
最令北京农业人骄傲的是“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这项以“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为基本标准的评选从2006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有73个村庄从全市3941个行政村中脱颖而出,如颗颗珍珠闪耀在美丽的京郊大地上,不仅成功开创了“最美乡村”评选的先河,而且引领和带动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最美”评选活动。2012年,又创办了“寻找‘北京最美乡村路’主题宣传活动”,将一颗颗“珍珠”串成了一条条“项链”……不断升级的“最美”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有效引导和促进了城乡互动、统一了“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思想和行动,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将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生动实践中脱颖而出!
观光农业、农耕文化体验等模式不断开发,星级“观光农业示范园”等品牌探索建立,“小麦收割节”、“西瓜季”、“草莓季”、“鲜桃季”等特色活动贯穿全年……市民在节假日流连于田园美景间,既能驻足观看,又可亲身体验,寓健身于劳动中,益醒脑于休闲间。
近年来“创意农业”的兴起为休闲农业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软实力优势、摆脱硬资源约束,借助创意彰显郊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和文化魅力,创意农业也被称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文化产业。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但众多的文化遗产并非孤立的人文建筑,也蕴含在包括农业在内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中。市农委副主任李成贵说,只有在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基础上认识、分析这座文化名城,才能理解她的真谛。
北京是全国“创意之都”,当看似传统的农业和看似现代的创新在这里碰撞,都市型现代农业把这种火花迸发到最大。“创意一小步,价值拓千里。”创意农业是“无边界产业”,只要有文化创意,农业的任何资源都可“点石成金”。
因为有创新,我们看到用麦秸做成的梅兰竹菊图、用各种豆子组成的长城游览图、用蝴蝶翅膀粘成的古代四大美女肖像……也因为有创新,西瓜做盆景一盆卖到200元,大桃来拍卖一个卖到6800元,核桃当工艺品一对卖到1.8万元……
北京市委农工委宣传处处长陈立玺告诉记者,截至2011年,全市已拥有创意农产品30余种类型、初具规模的创意农业园110余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意农业节庆活动60多个,创意农业年产值接近25亿元。
“沟域经济”是北京的另一个首创。如果把山区面积占62%的北京看成一个“山区市”,也并不为过。曾几何时,山区被看作制约北京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短板”。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市委市政府把山区和沟域经济变成了战略发展新空间。牛有成说,山是农民的原始股,随着历史的前进将越来越有价值,要把北京的山区变成“山会招手、水会唱歌、树会说话”的美景。
2008年,北京开始规划开发沟域,到目前取得显著成效。在门头沟区爨柏沟域,记者看到爨底下村距今400多年的500间70余套明清院民居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的山村古建筑群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的古朴装饰中积淀着悠久历史文化。这里已成为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目前,全市拥有1公里以上的沟2300多条,具备经济发展良好条件的115条。经过前期摸底试点,2010年,《关于促进沟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面向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团队公开征集经济发展规划,目前已投资42.9亿元用于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建设。
发挥建设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功能,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走以人文、科技、绿色为特征的低碳产业发展道路,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
2012年3月,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强化农业的基础作用,因为北京农业地位特殊,“特殊”在于其示范性、功能性、保障性;并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利用科技发展高端高效农业、破解资源刚性约束矛盾、挖掘农业更多价值。
“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北京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城”,是全国科技研发中心,拥有中央在京农业科研单位25家、全国18个国家重点农业实验室中的11个、农业科研人员两万人。科技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高端形态。
走进位于通州区台湖镇胡家垡村的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市民们就能亲密接触到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先进和便利。这里3000亩高科技园区汇集国内外120多个番茄品种,有红黄绿紫等21种以上颜色,有圆形、椭圆形、枣形、梨形和香蕉形等不同形状。
早在2008年,公司就建成了全国首家数字化农业示范园,2011年又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学院合作创建了国内首家农业物联网。日光温室内装有的四合一传感器、电子除雾除湿装置、智能滴灌等设备,以无线方式与中央监控室电脑相连。工作人员只需轻触按钮,就能掌握一切信息并安排生产。
“物联网技术比数字化农业提升了一个档次。”公司董事长金镇锡说,“等监控中心建成后,我们就把监控视频放到网上,市民可随时查看生产的全过程。”目前,园区刚刚通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农业园区验收。
北京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十一五”期间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35项,资助金额46344万元。数字精准农业推广普及加快;小汤山“特菜大观园”、顺义“三高”、朝阳“蟹岛”等一批体现先进技术与经营理念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应运而生;2010年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221”信息平台和“12316”三农呼叫中心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9%,全国领先。
这一切源于2004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实施“221行动计划”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核心是摸清市场需求和农业自然资源两张底牌,搞好科技和资金两个支撑,搭建一个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平台,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几年来,市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向郊区的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50%以上。
科技的作用在于示范、带动。北京作为创办品牌展会最多的我国现代展览事业发源地,从1988年大兴西瓜节举办,到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国际食用菌大会召开,以及积极筹办北京农业嘉年华、世界葡萄大会和世界种子大会,会展农业以其强大的集成效果,带来极好的品牌示范和带动发展作用。2012年北京举办涉农会展项目39个,其中国际级活动28个。
欧洲人将会展业誉为“城市的面包”,北京市委市政府把会展农业放到“举办一个展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重要定位。2011年实现会展农业收入21亿元,占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产值15.4%。在昌平区召开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吸引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1160名学术代表参会,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20万人观光采摘草莓72万斤,实现销售额3600万元。
会展农业和农业国际合作,向世界展示更多“中国元素”,打造本土品牌,促进产业加速升级,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草莓生产及加工出口国。通过实施《昌平区草莓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昌平草莓年产量由200万公斤增加到1200万公斤,年收入由4000万元增加到2.4亿元。“小草莓”释放出“大能量”。
在北京郊区采访记者有一个感触:走到哪里都能遇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明白人”。科技要素的汇集、服务体系的建立,把农民纳入一张无形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大网”,通过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设施农业骨干农民境内外研修、开辟农民田间学校、实施科技套餐工程等渠道,解决从科技到农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同时通过深化改革,让土地流转起来、资产运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增强了都市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2011年,北京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率为47.48%;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有95.6%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革任务,320万农民当上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一产农户比例达72%。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总结,北京坚定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就是北京农业的科学发展方向,建设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就是发展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走以人文、科技、绿色为特征的低碳产业发展道路,并提出要“优一强二大三”,即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这是建设世界城市、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的指导思想。
走进被誉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窗口中的窗口”的顺义区北郎中村,这里被称为“京郊股份第一村”,已形成花卉、籽种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业,生态观光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结构。年出栏优质种猪5万头,探索和外埠合作猪场外移;建成北京市花——菊花文化创意产业园,与荷兰合作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6000平方米切花菊智能温室;在“北郎中”总商标下已有相关产业商标176个,集团为每位村民配置股金达650万元。老书记闻宝恒说:“我们的成功恰恰因为每一步都踏准了北京农业转型的步点。”
在具有浓郁国际风格的密云县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这里在全球首创出酒庄“四位一体”经营新模式,将酿酒、旅游、休闲、葡萄酒知识培训融为一体,在原有一产葡萄种植及二产葡萄酒酿造基础上,配备了葡萄酒主题旅游、专业品鉴培训、休闲度假等三产功能,开启了世界酒庄新时代。
行走在8000米的葡萄长廊,两旁栽种赤霞珠、夏黑等酿酒和鲜食葡萄共5000亩,酒庄经理阮仕立说,基地酿酒葡萄每亩限产500公斤,每亩产酒700斤,1斤酒要卖到500元左右。酒庄有能藏1000吨的小酒窖,从法国进口的橡木桶整齐排列,周围是私人订制酒柜,租用最小酒柜十年的费用也要30万元左右。
在酒庄门口,记者遇到前来游览和组织拓展活动的两个大企业的职工。阮仕立说,酒庄全年招待游客25万人,春节期间的标间价格1300元,并且要提前两个月预订。副县长蒋学甫说,密云县在此基础上把酒庄所在的巨各庄镇建成以“酒乡之路”为主题,集精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典范。
“融合发展”是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是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的重要举措、是引领全国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模式。这是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新的发展阶段,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最新成就的更深概括与更高提升,是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理论的最新发展。
北京人总结说,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是昨天实践的结果,又是今天实践的起点,更是明天实践的方向。北京已经用实际行动交上了这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农业答卷,去年6月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又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体要求,围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创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深入开发农业多功能,努力挖掘农业新价值,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动资源、资本要素向农业合理聚集,加快一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满足市民生活、生态的多元化需求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要求,为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明确提出,要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上,在服务大局中提升发展水平,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农、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菜篮子”保障水平,坚持以会兴业、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约化和服务化发展,为首都发展世界先进水平的、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得益彰的现代农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在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道路上,再次踏上了领跑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