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特产新闻 >

大米系列“五常大米,方正大米,吉林大米,京山大米,

文章来源:未知   添加人:zhonghuatechan    添加时间:2022-10-20 17:08   浏览量:

核心提示: 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也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

  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也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五常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五常大米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

  五常市优质的自然资源,赋予了五常大米独特的品质。这种气候条件使当地收获的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水稻中干物质积累多,营养成分高,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所以吃起来香甜。另外由于支链淀粉含量高,米饭油性大,如果将一碗米饭倒进另一碗里,空碗内挂满油珠,连一颗饭粒都挂不上。米饭清淡略甜、绵软略黏、芳香爽口。

  方正县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发源地,是黑龙江省省经国家和省绿色食品中心批准的第三家获得种植、加工及销售绿色水稻的县份。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水稻产量大、质量高,具有营养丰富、晶莹剔透、绵软适口等特点。方正县已被农业部授予“绿色富硒大米”之乡称号并获得“中国原产地大米保护”标识。

  方正大米以其外观光泽、色白、粒形好、气味清香而著称;又因其口感佳、不回生、咀嚼时感觉微甜,饭粒润滑而柔软,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等特点颇受百姓的喜爱。

  吉林大米所在产地为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200万亩,中、东、西部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嫩江和辽河流域。

  稻谷总产量120亿斤左右。吉林大米所在产地为吉林省,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带上,是我国主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东部土质多由森林腐殖质和火山灰构成,松软肥沃,透气性好;中部松辽平原,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西部草原湿地,土质多为偏碱性黑油土。黑土层深达40厘米至100厘米,富含氮、磷、钾和各种有机物,有机质含量约是黄土的10倍,被誉为土壤中的“乌金”,最适宜优质水稻的栽培。

  京山桥米因原产于京山市孙桥镇而得名。京山市北倚大洪山麓,南临江汉平原,境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素有“鄂中绿宝石”的美称。京山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市、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也是全省绿色食品基地示范市。

  “桥米长,三颗米来一寸长;桥米弯,三颗米来围一圈;桥米香,三碗吃下赛沉香”,这是一首在京山当地十分流行的民谣,生动描绘了桥米的特点。 “京山桥米” 的特点是干、整、熟、白,青梗如玉,腹白极小。并且其颗粒细长、光洁透明,是水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用桥米做的饭松软略糍, 喷香扑鼻,可口不腻,营养丰富。而桥米中的极品是“洋西早”品种,但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产量很低。

  恩施富硒大米有几个特点

  1.产区位置佳:

  北纬30度黄金稻作区,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 70%,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年平均降水量 1600 毫米。

  2.土壤成分好:

  土壤中31项标准农残检测,无重金属污染。1 项国家富硒含量检测,土壤自然含硒。

  3.严格品控:

  与恩施州农科院合作培育种源,肥沃的硒土地,天然山泉水灌溉,遵循自然规律,原生态无污染,一年一季,人工传统种植,长达 184 天的生长周期,确保稻谷接受足够多的阳光照射。零化肥,零农药,零污染, 为农户提供鸭苗,麻鸭除草灭虫,太阳能物理灭害。稻谷产地建厂,全程品控,绿色生产,远离城镇污染,低温恒温储存,摄像头全程监控。

  4.色香味俱佳:

  精选华中高山腹地,长粒富硒香米,粒粒晶莹饱满,颗粒分明,玲珑剔透。蒸煮片刻,米香四溢,米粒像琉璃又似珍珠柔软可口,油香滋润。

  皇家谷城五常稻花香大米精选原粮稻花香2号,均种植于五常大米最优产区龙凤山镇,口感清甜软糯,软韧爽口,生态口感,米饭略粘,微甜,有韧性。生长周期足足150天,3100度的充足积温于光照,超长的无霜期,经历150天的漫长成长,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用不经污染的纯天然龙凤山水库水源灌溉,水质优良,蕴含丰富矿物质,每一粒米都吸收了充分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一直是皇室独享的御贡米。为了保证健康,我们采用先进的培育栽种技术,人工除草,生态防虫,做到生态种植为您提供健康的纯正五常大米。

(责任编辑:zhonghuatechan)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招商网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