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添加人:zhtcw 添加时间:2015-04-16 10:22 浏览量: 次
核心提示: 旧闻新读: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前,赵绍忠的家是当地最老的房屋之一,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房顶的小青瓦上,甚至还发现刻有乾隆三十二制的字样。在地震和接踵而至的山洪泥石流中,赵绍忠家的老屋成为危房,不能居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前,赵绍忠的家是当地最老的房屋之一,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房顶的小青瓦上,甚至还发现刻有“乾隆三十二制”的字样。在地震和接踵而至的山洪泥石流中,赵绍忠家的老屋成为危房,不能居住,他和80多岁的父亲一度居无定所。
灾后重建中,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赵绍忠最终在原房基上建起了一栋一楼一底有着26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式轻钢房,并在去年顺利搬进了新家。2014年11月中旬,在修砌新家院墙时,他将“灾后重建感党恩”、“美好家园 重建新家 常回家看看”的感恩字样,镶嵌在了院墙上,以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得见,让知恩报恩之情世代相传。
——摘自《雅安日报》2015年1月8日2版《一颗颗宝兴红花岗石镶成“灾后重建感党恩”》
【近况】
搬进新家后的赵绍忠依然坚持自己动手,不断完善着农家乐的基础设施。
他围绕新家院墙内侧修砌起整齐的花台,又自己浇筑起水泥葡萄支架,种下的葡萄苗如今快爬满整个长廊。而在新家内部的客房里,赵绍忠用水泥砖块搭起的农家床,几乎看不出修建之初的粗糙模样。“今年清明小长假,已有游客到我家来住,生意还不错,来考察的也不少。每天挣的钱,比以前外出打工不知多了多少倍。”对于如今的新生活,赵绍忠这样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