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探索公益助学“造血”新模式
文章来源:中华特产网 添加人:中华特产网 添加时间:2012-09-18 11:31 浏览量: 次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的高考生许帅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以为家里因支付不了昂贵的学费而无缘走进大学的校门,但让他欣喜的是,近日,他申请到了“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的5000元助学金,现在已经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记者了解到,包括许帅在内,今年共有2000名贫困应届高考学生得到了加多宝集团提供的每人5000元助学金,总金额达1000万元人民币。
设公益岗位实现公益“造血”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的高考生许帅,今年考上了广州的一所高校。在申请“王老吉·学子情”助学行动之前,他想尽了办法,先后申请了两三个类似的助学项目,然而都没有获得通过,有一段时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选择去上学是否正确。就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许帅通过班主任了解了加多宝学子情项目,“如果没有学子情项目,我要上大学就真的悬了。”
在申请“加多宝·学子情”资助的过程中,许帅也注意到了“人人公益、全民助学”的倡议,他主动签署了《“1帮2”助学志愿书》,承诺在今后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去帮助两名贫困生圆大学梦。“今天是别人帮助我,未来就是我去帮别人,如果爱心能这样接力下去,像我这样的贫困生就有了更多上大学的机会。”他说。
据加多宝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开启的第12个年头,也是“学子情”项目正式以集团品牌更名的第一年。秉承“圆今日学子梦,造未来栋梁材”的宗旨,12年来,集团累计捐资超过4000万元,受助学子达8000多名。与此同时,“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还号召往届受助学子参与“一堂课”支教、爱心义卖等活动,传承爱心,用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公众参与公益助学。
有公益人士表示,从直接资助学子到为学子提供公益岗位,再到通过微公益平台号召更多人参与公益活动,“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不断创新公益模式,完善了“受助、自助、助人”的公益价值链,在“输血”的同时力图探索“造血”公益路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辐射社会公众的爱心助学公益机制。
一堂课支教关注留守儿童
从最早的资助学子开始,12年来“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不断丰富公益活动内容,增加了“一堂课”支教、爱心义卖等活动板块,形成了一套系统、固定的公益计划和独特的公益助学模式,目前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常态公益助学品牌之一。
不同于普通意义上对贫困学子的单纯“输血”捐助模式,加多宝集团在捐助学子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受助者的主动性,通过倡导受助学子和社会公益人士参与“一堂课”支教、为贫困学子提供终端义卖公益岗位等方式使得受助学子从公益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在支教和义卖的活动中体验到助人的成就感。
今年,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革命老区的农村小学支教,给小学生们送去知识和快乐。年轻的志愿者用满腔的热情和爱赢得了当地学校孩子们的真心。短短一周或半个月的支教活动,给孩子们和志愿者都带来了快乐和感动。
支教归来后,许多志愿者依然牵挂着那些质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小王是去年加多宝·学子情资助的学生,今年暑假,他带领自己学校社团的团员,一同前往山区进行支教。小王说:“支教的几天和孩子们一起我们都很快乐,我也来自农村,我知道那些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既缺乏物质关怀又缺乏精神关怀,这促使我支教回来想为他们做得更多。”
践行微公益打造开放式公益平台
为了将公益理念向更广泛的人群传递,“加多宝·学子情”加入了新浪“微公益·爱心助学”微群。自去年开始,“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一堂课”支教活动的志愿者们,在“微公益·爱心助学”微群平台上发布了很多山区支教故事、平日见闻以及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的求助信息等,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并纷纷伸出援手,支持并参与助学。
有网友在微群上留言说:“今天终于可以寄出100根铅笔、100块橡皮、100把尺子给四川山区的小朋友们了,一个人能力有限,但我会慢慢加油的,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等着你!”
在“微公益·爱心助学”微群上,今年网友还自发发起了“寻找助学微民星”的活动。一位名叫王志航的草根公益人士被网友推举为最受欢迎的“助学微民星”之一。王志航是一位平凡又博爱的“干妈”,她两次从癌症中逃生,汶川地震后,56岁的她四年不离不弃地坚持照顾因地震伤残截肢的孩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通过微公益,更多的人参与到加多宝·学子情的活动中,通过网络响应人人公益、全民助学的倡议。
(责任编辑:中华特产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