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特产新闻 >

《野生枸杞保护条例》诞生

文章来源:老家特产网   添加人:zhonghuatechan    添加时间:2015-05-17 13:13   浏览量:

核心提示: 5月8日,青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查批准了海西州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生枸杞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老家特产网讯:5月8日,青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查批准了海西州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生枸杞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野生枸杞保护条例,从此,采摘野生枸杞不可恣意妄为了。它的施行将对保护野生枸杞、柴达木荒漠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野生枸杞是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治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优良乡土树种,主要分布在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的荒漠、半荒漠沙地、草原上,集中连片面积达39万亩。近年来,由于野生枸杞尤其是野生黑果枸杞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受利益驱动,采用毁灭性方式乱采滥挖野生枸杞的行为非常猖獗,致使草原植被、荒漠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枸杞,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制定条例非常必要。

  

  条例共二十八条,内容涵盖了野生枸杞保护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规范了主要管理活动,并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处罚内容作了补充和细化。

  条例规定:每年的6月1日至7月31日为野生枸杞叶的采集期,8月1日至10月31日为野生枸杞果的采集期,其余时间为禁采期。在禁采期采集野生枸杞果和叶的,没收采集的果和叶或违法所得,并处采集的果和叶价值或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条例规定:在野生枸杞保护点和其他分布区采集野生枸杞果和叶的,应当征得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人、使用权人的同意,并给予经济补偿。未征得同意采集的,没收采集的果和叶或违法所得,并处采集的果和叶价值或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条例规定:违反州林业部门制定的采集技术规程采集野生枸杞致使植株毁坏的,处毁坏植株价值五倍的罚款,并责令支付补种三倍植株所需费用,由林业部门代为补种。
  条例规定:盗挖、滥挖野生枸杞植株的,没收盗挖的植株或变卖所得;盗挖不足二十株的处植株价值五倍的罚款,二十株以上的处植株价值十倍的罚款;滥挖不足五十株的处植株价值三倍的罚款,五十株以上的处植株价值五倍的罚款;并责令支付补种盗挖株数十倍、滥挖株数五倍植株所需费用,由林业部门代为补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规定:收购野生枸杞植株的,没收收购的植株或变卖所得,并处收购植株价值三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规定:运输野生枸杞植株的,没收运输的植株和运费,对货主并处运输植株价值百分之三十的罚款,对承运人并处运费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同时,为了便于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条例规定:州政府组织价格、林业、农牧、环保等部门开展野生枸杞生态、经济等价值核算和补种费用成本调查,经举行听证会后,制定野生枸杞植株价值、补种费用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野生黑枸杞的药用价值

  

  野生黑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黑枸杞为天然野生无污染纯正药材,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高产作物的营养品质下降,特别是作物中的某些矿物质、维生素、生物色素的减少,导致了人们的营养失衡,继而出现“隐形饥饿”的并发症,再加上长期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使食品营养安全成为出现了很大问题。
  黑果枸杞野生于高原大漠,其生长没有人的干预,也没有农药污染,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是居家食用、馈赠亲友的高级滋补品。
  黑枸杞是天然补钴剂,钴对人体具有低毒和参与维生素B12组成和刺激造血的作用,黑果枸杞中钴的含量,远高于绿叶蔬菜的含量0.2~0.6ppm(干重),但该浓度范围尚不会对人体构成毒害威胁,黑果枸杞具有作为单纯意义的补钴剂药物的作用。
  传统医学关于黑枸杞的功效论述:黑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两眼昏花等症状,藏医药经典《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记载黑果枸杞主治心热病、心脏病、月经不调、停经等。《维吾尔药志》记载维吾尔医常用黑果枸杞果实及根皮治疗尿道结石、癣疥、齿龈出血等症,民间作滋补强壮以及降压药。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上述说法,并且认为黑果枸杞可以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防治癌症,抗衰老和美容,黑果枸杞提取物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对白细胞介素Ⅱ有双向调解作用,能缓解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症。 (责任编辑:zhonghuatechan)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食品招商网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特产报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