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特产新闻 >

专家称家庭农场有助实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添加人:    添加时间:2014-08-19 01:01   浏览量:

核心提示: 新兴县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诸多探索,也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姜百臣、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等专家日前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就新兴家庭农场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等话题

  新兴县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诸多探索,也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姜百臣、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等专家日前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就新兴“家庭农场”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等话题展开讨论。

  专家认为,新兴“家庭农场”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的权益。

  南方日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相比以前的养殖大户,您觉得“家庭农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姜百臣:中央提出建设家庭农场,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肯定是朝着产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没有产业化,就做不到标准化。只有按着工业的规范化流程去操作,包括用料、工序、产品检验标准等等,这一系列的标准都建立起来,才能形成好品牌好品质农产品。建设家庭农场,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产业化、标准化的问题。

  现在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都会考虑到这个产品是不是标准化,比如说在生产过程、养鸡过程当中或者种植水稻过程当中,农户都用了哪些肥料,使用了哪些药品等等。如果想要消费者信任你的产品,对你的产品满意,想要购买你的产品,就必须让消费者知道,你这个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消费者才会建立与产品品牌的信任感,也才能甄别出哪些产品是自己可以放心购买的。

  但是在以前,这些信息都只有农户自己知道,如果没有产业化、标准化的改造,这些信息没有办法蒲友 桂林桑拿 深圳桑拿按摩网 东莞蒲友 广州桑拿按摩 上海贵族宝贝被监管,也没有办法让消费者感知。建立家庭农场,有助于农户逐渐建立起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从而让农业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南方日报:您觉得新兴目前探索的“企业+家庭农场”的模式有什么优势?

  姜百臣:中国的农业产业化有自己的特点,和国外不大一样。国外有比较大规模的农场,农场本身控制产业链,可以有足够的力量建立标准化流程。但中国农业生产还是以散户为主,单一的农户靠自己不能维持标准化和产业化。因为成本太高了。如果一个一个散户自己去搞标准化,消费者甄别农产品的成本也太高。所以,最好的办法就像温氏这样,通过公司结合农户,利用公司这种现代生产流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构成产业化和标准化的家庭农场。这种探索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非常有意义。

  南方日报:“家庭农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周怀峰:现在对于家庭农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如果说大的发展方向,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是农业的专业化;第二是农业的技术化;第三是农业的生产规模化

  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面临着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规模小、农业设施较差等瓶颈,没人愿意向农业投资,这就会导致农民对土地,对未来收益预期的不确定,从而引发一些短期行为。建设家庭农场,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也是中国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新兴走这条路还是可行的。

  南方日报:新兴今后在建设“家庭农场”方面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周怀峰:我觉得关键是利益平衡的问题,怎样做到既保护农场投资者的权益,又保护农民的权益。这就涉及到契约和制度的设计。

  对农民权益的保护要特别注意。像温氏以前的“公司+农户”模式,大部分风险由企业承担,就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尝到甜头,会自愿参加。但“公司+农户”模式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农民并没有议价能力,产品主要由公司来定价,也就是说,农民没有得到市场议价的好处,可能会影响农户的积极性。以后温氏集团的“家庭农场”估计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另外,农民权益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土地权益,而企业介入办“家庭农场”,会涉及到土地流转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如何得到保护就显得至关重要。

  农村引入外界资本,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家庭农场,使得整个农业向专业化、集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方向发展,确实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对整个农业的生产也是有好处。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农民在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以后,那么他们去哪里就业,哪里生活,这些都是需要制度的保障。“家庭农场”形成之后,这些脱离土地的农民怎么生活?怎么得到保障?这个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食品招商网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特产报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