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特产文化 >


鲜奶吧"鲜"得让人难放心 两万买套设备就能开店

文章来源:中华特产网   添加人:中华特产网    添加时间:2012-10-10 15:55   浏览量:

核心提示: 提一堆瓶瓶罐罐,每天出门打牛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场景,在市区一部分小区重现。打着“牧场直供奶”的旗号,鲜奶吧模式快速走俏。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大小百余家鲜奶吧,在济南街巷遍地开花。

    提一堆瓶瓶罐罐,每天出门打牛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场景,在市区一部分小区重现。打着“牧场直供奶”的旗号,鲜奶吧模式快速走俏。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大小百余家鲜奶吧,在济南街巷遍地开花。

    然而相关资料显示,济南百余家鲜奶吧中,办理了营业执照的只有5家。奶源是否来自牧场?乳品质量是否合格?技术能否让人放心?9月中旬至今,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现状】

    打着“牧场直供奶”卖高价

    500ml杯装牛奶,鲜奶吧售价8元,换算成500ml袋装奶,价位仅在4元左右。同样都是牛奶,凭啥身价翻番?鲜奶吧老板说,卖点就是个“鲜”字!

    佛山苑一家鲜奶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奶是牧场直供的,卖的是当天新鲜的奶,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所以卖高价。然而记者询问牧场的具体位置时,工作人员含糊其辞,说“应该是历城的,这只有老板知道”。

    在其他鲜奶吧,情况大同小异。“牧场直供奶”成为其一致的口径。至于牧场究竟在哪、直供是怎么供来的,这一点没人能说清。“我们有固定奶源,但具体地址是秘密。如果你确定接手,签约后再告诉你。保证不亏本,放心就行。”一位正转手店面的老板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济南鲜奶吧价位有两种:8元钱一斤和10元钱一斤。老板宣称运来的鲜牛奶会由奶吧巴氏消毒,至于是否有抗生素、菌落总数多少、三聚氰胺含量等指标,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只说“没事,放心就好”。

    【举报】

    鲜奶吧用的是“抗奶”?

    9月中旬,一名市民自称知悉内幕,称历城一牧场销售“抗奶”,低价卖给某品牌鲜奶吧。

    所谓“抗奶”,全称“抗生素奶”,是奶牛养殖的行话,指的是服用抗生素奶牛产下的奶。按照现行的规定,“抗奶”是不能食用的。“奶里有没有抗生素,光凭肉眼看不出来,必须得用仪器检测。大厂子做不了假,收来的奶全都送检,只要查到‘抗奶’,整批奶全部退货。鲜奶吧没有仪器,检测不出来,‘抗奶’卖得便宜,他们有协议。”举报人说。

    按照他提供的地址,记者来到王舍人某牧场。老板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与被举报的品牌有协议,向其连锁店提供奶源,该品牌在全市有十几家连锁店,有的自己上门提货,有的要求牧场配送,基本都是一天送一趟。

    谈及如何收购牧场“抗奶”,王先生立即拒绝,“不行!不行!‘抗奶’不能卖。”

    【爆料】

    大部分奶农表示“抗奶”喂犊

    王先生说,就在记者到达的前一天,有关部门刚来抽检过,检测抗生素就是其中一项,“‘抗奶’不能给人,我们都喂给小牛了。”

    他告诉记者,牧场有300余头奶牛,日产量在5000斤左右,鲜奶吧用量约1000斤、单店用80斤-150斤不等,送货上门卖2.5元一斤、自己提货卖2.2元一斤,“抗奶”是不出售的。

    “一天要挤两次奶,有的牛可能会发炎,治疗需要抗生素。一般来说,服用抗生素3天,仪器都能检测出来。”王先生表示,抹药的牛会单独住,挤奶也是单独的,不会掺到正常奶中,“‘抗奶’难发酵,做不成酸奶,做成普通奶,口感略苦,查出来得不偿失。买‘抗奶’其实不划算。”

    随后记者联系了多家牧场。有一小部分农户反映,某大厂收购“抗奶”,收购价2元一斤,与普通奶一样价。但大部分人表示,自家的“抗奶”喂了牛犊,“人不能喝‘抗奶’,小牛喝这个没事。”

    【揭秘】

    多数鲜奶吧的奶源是“偷”来的

    “抗奶”危害人体,小牛就百毒不侵了吗?省农科院专家孙建全说,用药奶喂小牛,小牛会变成药牛,“抗奶”不能喂牛,全部作废才行。掺有“抗奶”的奶口感差异不大,单凭口感来鉴别不能排除“抗奶”。

    9月25日,记者以奶吧经营者身份来到冷水沟奶牛小区。这家小区有十几家奶牛养殖户,为佳宝、维维、伊利等大厂供奶,也是许多鲜奶吧的秘密基地。

    “我们跟大厂签了约,挤奶厅是大厂建的,挤出的奶当场收购。如果是鲜奶吧用奶,只能私下留一头牛,人工给你挤出来。”当地农户说,小区不少人这么干,偷偷卖给鲜奶吧,大厂按1.5元一斤收购,给鲜奶吧能卖到2.5元一斤。

    “偷”的奶质量怎样?“没问题!你放心好了!”农户拍着胸脯说,“你看中哪头牛,就给你留哪头。全是干净的好牛,质量你不用担心。”

    蛋白质、脂肪含量如何,牛奶是否有抗生素、菌落总数多少、三聚氰胺含量如何?记者问能否提供这些数据,农户挠着头犯了难,“我们没有设备,这种指标真没有。”

    【调查】

    五证齐全的牧场并不多

    奶牛养殖户说,“检测蛋白质、脂肪的设备好几万元,检测抗生素的设备好几千元,大型仪器也要十几万元,我们买不起,也没必要买。”

    自产牛奶没有认证,小奶源地见不得光,困住养殖户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偷偷摸摸的身份。在一家大型养殖基地,老板大方晒出“五证”:鲜奶供应证、卫生许可证、防疫合格证、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牧场向鲜奶吧供奶,这5张证是基本的。没有这些证件的是‘偷’奶来卖的。” (责任编辑:中华特产网)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中国特产协会 中国特产报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食品招商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