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生态旅游 >


在旅游发展中守住青山绿水(3)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重庆)   添加人:zhtcw    添加时间:2015-06-09 09:25   浏览量:

核心提示: 秀山: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强县 秀山县抓住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契机,深入挖掘特有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强县。 秀山寻思路找对策,积极建设精品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围绕洪安边城

秀山: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强县

秀山县抓住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契机,深入挖掘特有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强县。

秀山寻思路找对策,积极建设精品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围绕洪安边城核心景区和川河盖高山生态旅游区,以洪安古镇、国家规划试点建设的特色村寨“大寨村”、大溪酉水湖、钟灵湖陈家坝等景点打造最具特色的精品旅游。同时,开发极富特色的乡村旅游为大边城的互补,让来秀山的游客感受到秀山旅游很充实、很值得,游而不厌。

加大民族文化工程建设,让“两乡两地”品牌放光彩。充分发挥“中国花灯歌舞之乡、中国著名民歌之乡、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边城著名历史文化胜地”的品牌效应,把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转换成旅游文化,丰富旅游的内涵。通过展示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广泛开展一些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依托《黄杨扁担》,继续深挖民歌、山歌、花灯歌舞等少数民族文化,打造边城大舞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旅游文化的内涵。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泛旅要素,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弥补特色餐饮的短缺,建立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住宿体系,丰富旅游商品销售,打造健康、时尚、新奇、富有激情的娱乐互动节目,破解制约景区发展的瓶颈。

强化宣传推广,开展专业化营销。根据全国市场,细化市场分类,抓死顶级市场,粘住二级市场,跟进三级市场,针对不同市场实行差异化专业营销,实现各个击破。拓展渠道建设,全面推出旅游直通车、旅游包机等多种形式的线路产品,从而做大游客总量,做强旅游经济,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强县。

秀山县委书记代小红表示,如今,渝东南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旅游资源富集县,秀山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优势独特,前景广阔。

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秀山未来发展将更加突出生态、绿色、环保特色。以泛旅游业为依托,调度全秀山所有文化、旅游等资源,走“农旅、林旅、工旅、商旅、城旅、文旅、教旅、康旅、交旅、信旅”融合发展之路,依托凤凰山、梅江河和百年西街“一山一水一街”,着力打造旅游城市,努力建设“武陵山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成为渝东南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上的重要极。

云阳:力拓生态旅游 扶贫助农增收

在云阳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歧曜山上,有一个因喀斯特地质而形成的天然地陷龙缸奇观。依靠歧曜山优良的自然生态和龙缸奇观,云阳县一方面发展景观旅游,另一方面吸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发展特色观光农业与休闲产业。

云阳县地处重庆市渝东北地区,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沿江经济走廊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枢纽。龙缸景区是云阳除了张飞庙和三峡梯城的第三张4A级旅游景区名片,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集散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是近年来云阳为生态旅游业和服务业定位的新坐标。

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表示,生态是云阳的第一资源,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改善民生是双赢的事。

今年“五一”期间,龙缸开放世界第一玻璃悬挑“云端廊桥”,带动云阳旅游创下历史新高。仅龙缸景区3天接待游客达7.36万人次,同比增长3倍;旅游收入达1161.8万元,同比增加10倍。

与龙缸大景区同步推动的还有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乡镇传统产业优势和景区开发带动,云阳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旅游项目和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启动了高山移民扶贫搬迁。 (责任编辑:zhtcw)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食品招商网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特产报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