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生态旅游 >


万亩荷田成生态旅游链头

文章来源:广西日报(南宁)   添加人:zhtcw    添加时间:2015-06-03 09:05   浏览量:

核心提示: 藕田碧波,荷香千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贵港市覃塘区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已完成投资3200万元,集生产、交易、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美食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链已初具规模,日接待游客能力可达10万人次。

藕田碧波,荷香千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贵港市覃塘区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已完成投资3200万元,集生产、交易、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美食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链已初具规模,日接待游客能力可达10万人次。

A

万亩土地“小并大”

据覃塘区委书记李建锋介绍,目前核心示范区种植莲藕面积2778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莲藕1.1万亩,形成了万亩荷花大观园,“主要是加快了当地的土地流转。”他说。

平田村村民覃伟健指着8米宽的村路说:“这条路原来只有2米宽,以前村民议了20多年也没搞成,实施土地流转后没多久就扩建成功了。”

2014年初,覃塘区建议当地群众把示范区内的1万多亩土地“小块并大块”,由政府统一规划,再整体出租,农民按原田亩享受租金等利益。“并成大块后,我们不用与每家农户打交道,安心搞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机械化耕作,大幅减少管理和耕作成本。”广西荷田公司行政总监罗雁说。

莲藕种植面积的大幅提高,还源于覃塘区扶持政策。覃塘区龙凤江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黄德刚说:“得知政府对租赁土地有补贴、种植莲藕也有补助,今年就种了600亩,比去年增加20%。”

财政扶持政策调动了各方投资积极性。今年来,先后有荷田公司等5家企业、合作社参与莲藕种植与经营,共获当地财政奖励补助565万元。

另外,投资逾千万元的莲藕交易市场、莲藕加工厂今年底竣工使用后,将成为贵港市最大的莲藕生产、交易、物流、加工中心。

B

荷家文化底蕴浓

覃塘莲藕种植已有上千年历史,产品以茎壮、香酥、脆甜驰名区内外。当地政府努力搜集挖掘相关历史资料,去年“覃塘莲藕”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该城区文联主席韦寿比说:“2014年以来,覃塘区共收集了有关藕荷传说、故事、山歌、戏剧、照片等文学作品870篇(首、张),有420张照片在贵港城区展出,120个题材被当地文艺团体改编、演出。”

“我们把发掘、传承、弘扬、光大荷文化作为示范区建设发展主线,不断推进当地荷文化建设,让传统荷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覃塘区区长陈锦秀道出示范区建设宗旨。

今年农历三月初三,示范区平田、群田村的壮歌节同时拉开帷幕,200多名演员、歌手载歌载舞,热情表演了52个有关荷文化的山歌、歌舞、小品、戏剧节目。该城区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长唐军明说,示范区建立以来,这两个村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各举办了8场专题文艺演出活动,让游人在观赏荷花、品尝莲藕的同时,感受当地悠远的荷文化。“平田村文化中心的壮民族传统文化展厅、传统荷文化展厅实物众多,古色古香,惹得游人流连忘返。”他说。

示范园办公室主任朱元华指着正在施工的一处工地说:“这里正在建科技园,之后将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展示莲藕生产、加工、食疗等内容,介绍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拓展游客视野。” (责任编辑:zhtcw)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食品招商网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特产报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