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华特产网 添加人:中华特产网 添加时间:2012-11-01 16:25 浏览量: 次
核心提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道本、沈岩,以及国内知名的专家一行14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副主席陶鹏的陪同下,前往特克斯县的喀拉峻、巩留县的库尔德宁、新源县的那拉提风景画廊、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库车县的天山神秘大峡谷等地,围绕新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朱道本在参观了喀拉峻高山草甸和库尔德宁的森林公园后,特别提出,新疆的旅游发展,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参考,必须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新疆地域广阔,旅游线路较长。而如此长途的旅游,如果只注重发展大景点的旅游设施,以长途包车方式开发旅游,必然会让游客在长途跋涉中过于疲惫,真正到了景点,反而没有精力去欣赏美景,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游客到新疆旅游的兴趣。
座谈会上,院士、专家针对新疆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末端、分散与多元文化交汇的区域特点,以及生态旅游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的实际,就今后发展生态旅游过程要注意处理好发展生态旅游与保护自然遗产的关系、发展旅游产业与促进民族和谐的关系、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关系等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新疆发展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新疆地域广阔,区位条件特殊,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因此,要以国际化的视野来谋划新疆生态旅游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塑造生态旅游品牌,完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和谐团结。
二是探索生态旅游开发新模式。进行新疆生态旅游资源普查,摸清各类资源的特点、布局及开发潜力;因地制宜,探讨不同区域、不同资源类型的新疆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多元文化交汇与丝绸之路遗产为特色,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把民族文化保护、深度体验与展示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培育生态旅游精品。选择不同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类型的区域,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并形成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城镇、乡村,建设生态旅游扶贫实验区,探索推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促进新农村与新牧区建设。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发展示范企业。
四是建设生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基于互联网建立完善、有效、全面的旅游资讯体系;从适应自驾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入手,建设自驾游营地、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引导系统,形成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从为游客谋取更多的福利入手,推动社会推出更多的旅游惠民产品和优惠措施;进一步完善景区内部的服务设施,做到生态化与低碳化。
五是塑造并传播全疆生态旅游形象。要凭借其差异性极大的垄断型旅游资源塑造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地形象。建议成立新疆生态旅游营销网络,集中各方力量致力于将生态旅游产品推广到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引导和规范观景、探险等专项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扩大他们的市场认可度。通过各类节假日、国际研讨会等形式,让更多的国际专家、游客关注新疆。
六是推动产业融合与区域联动。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产业互联效应,大力加强生态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文化、养生、商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生态旅游与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无缝对接。从国际层面来看,应着力加强中国—中亚的国际跨区域合作,开辟跨国旅游线路;从国内来看,要加强多维的空间联动,建立西北无障碍旅游区;还要实现自治区内旅游客源共享和区域联动。
七是重视申遗后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遗产品牌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而且对于新疆天山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区域,如何在申遗成功后即避免过度开发,又同时实现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今后管理的重点问题。首先,要加强针对遗产地动植物资源及自然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其次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旅游发展同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牧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另外,还要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遗产地具有持久的魅力。
八是突出和彰显自然遗产的综合功能。自然遗产地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新疆人民的宝贵馈赠,作为遗产的管理者和代言人,不仅仅需要发挥其游憩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其环境教育和公益功能,从而提升公众素质,增强社会效益。此外,遗产申报成功必将使新疆的旅游资源走向世界,为区域带来更广泛的知名度,要利用这个品牌,抓住机遇,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旅游者的到来,不仅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增强人们对新疆的了解,由此带动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