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未知 添加人:zhonghuatechan 添加时间:2016-02-24 13:22 浏览量: 次
核心提示: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201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2015年,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表示,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无论对于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但是,追溯信息的采集也存在难点,而追溯信息真实、准确与否是追溯系统建立成败的关键。
投入与产出须衡量
日前,甘肃省农牧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链条。
纵观全国,不仅仅是甘肃省在“食品溯源”。记者检索发现,许多省、市、县政府和农业企业都在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
2015年这一突出变化来自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我国农业部门宣称,将加快建立和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信息平台,率先推动开展质量追溯试点,优先将生猪和“三品一标”食用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并逐步覆盖蔬菜、茶叶、水果等大宗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完成和农业部门追溯信息平台有效对接,逐步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红华长期从事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研究。她发现,在中国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其一是由政府推动和主导,如北京奥运会时,出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在政府资助、企业参与下建立。其二是企业由于农产品出口外贸的需要而建立的安全溯源系统。
“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有积极的推动。”陈红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看来,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建立无论对于管理者、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可追溯系统不仅仅能追查责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信息能帮助判断食品的品质。”何计国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消费者因此能更放心地食用食品。”
他指出,一旦食品可追溯体系真正建立,将大大降低监管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他举例说,在以前,如果某家企业的牛奶有问题,那么,管理部门通常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牛奶质量检查。
“但是,就算把所有牛奶检查一遍,还是会有疏漏,因为牛奶有可能流向了食品加工领域,比如制作奶糖、冰激凌等。”何计国说,“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立之后,检查将更有目的性,工作量将大大减少,也不会有‘漏网之鱼’。”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陈明钧还指出,企业在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时还应考虑投入与产出。陈红华也表示,建立了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之后,由于成本投入的增加,相应地产品价格的增长也需要消费者来为其买单。“如果消费者不愿意为此支付更多的货币,那么,企业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正常运转的机制将难以保障。” (责任编辑:zhonghuate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