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特产新闻 >

生态农业传统继承与中国粮食安全

文章来源:农业资讯   添加人:zhonghuatechan    添加时间:2015-05-12 10:56   浏览量:

核心提示: 生态农业如今成了一个时髦词,提起它,人们总是想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概念成了一个洋玩意,其实中国的传统农业也配得上生态二字

 农业资讯网讯:生态农业如今成了一个时髦词,提起它,人们总是想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概念成了一个洋玩意,其实中国的传统农业也配得上生态二字,本文指出,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学者金(F.H.KING)在他所着《四千年的农夫》一书中,就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传统农业称为“永续农业”,中国传统农业是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而将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的以化肥、农药机械为特征的农业,称为石油农业、化学农业。生态农业是下一步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涵,中国正可继承自己的这一传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自成一体。

  中国传统农业曾经创造过单位面积产量和供养人口的奇迹。早在传统农业技术时期,土地资源有限的中国农业所能养活的人口已经让世人惊叹。中国的人口,从战国时期的二千多万发展到鸦片战争前的三四亿,传统农业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巨大增长的需要,直到今天我们还为中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而引以自豪。而且,几千年来,中国的土地在保持了不断提高的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同时,地力基本上没有衰竭,不少土地越种越肥。这些不能不说是世界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今天中国农业是否能延续这些奇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合理发展现代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现代农业技术,也需要通过农户组织创新来继承传统农业技术中合理部分。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学者金(F.H.KING)在他所着《四千年的农夫》一书中,就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传统农业称为“永续农业”。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是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而将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的以化肥、农药机械为特征的农业,称为石油农业、化学农业。生态农业是下一步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涵,中国正可继承自己的这一传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自成一体。

  从经济学的合理性考虑, 现代农业发展一般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为特征。但是如果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来看, 越是规模化的大型现代种植业、畜牧业造成的污染越严重; 尤其是在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居民食物需求多样化的条件下, 盲目照搬以规模生产追求农业规模收益的模式, 其结果只能是化学农业方式的进一步加强。因此, 应该考虑借鉴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传统,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对生态农业传统进行科学整理和技术创新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继承而言, 由于缺乏系统总结、改进与创新, 在土地等生产资源日益紧缺的条件下, 也不能够很好创造出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有许多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需要用现代科学阐发其机理, 改进其操作, 并使之标准化和精确化,以便利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例如, 我国在“驱鸭治蝗”基础上创造的稻田养鸭的生产方式本是很有价值的农业生态技术, 却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没有得到应有的总结和推广, 反而从国外引进“稻鸭共作”的生态技术。再如, 中国传统农家肥技术, 虽然体现了废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 但由于积制手段落后, 存在极易形成有机肥料养分低、体积大, 无害化程度低、污染大, 劳动效益低、强度大等弊端,农民比较各方面成本,自然倾向有使用化肥。

  2、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农民组织化来传承生态农业技术  中国之所以形成生态农业的技术传统,与人多地少的资源环境禀赋有关,也与农民世代务农、通过家族传承和农学家的传播有关。如果我国在农业生产环节不放弃家庭经营,那就可以设想,我国生态农业的传统仍然可以在村社的居住和土地占有形态下获得进一步的传承,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生态农业技术非常依赖于具体的生态系统,它是非常具体实用的,这就要求耕作一块土地的农民能长期务农,并最好通过家庭代际之间传递农业技术,减少学习成本。农户必须拥有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也需要成为职业农民,又长期生活在农村,这样才能具备生态农业技术的操作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同时,单户的生态种植依赖的具体生态系统是一定地域范围的,要想维持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特定地域内的土壤改造、水利保障、种子选用、田间管理有必须具有一定的规划。这就要求相邻的农民必须属于一个组织化的团体。不论这一团体是一个区域性的合作社,还是一个集体经济组织。也就是说,只有一定程度的农民组织化,才能保证生态农业传统的传承。

  为了使生态农业得以发展,农民还必须发展起同国外生产成本低的同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开放条件下,国家对于本国居民的食用粮食,就要优先保证本国生态粮食品种的供给,相应地在进口国外粮食上要进行一定限制,也要对国内生态粮食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

 

(责任编辑:zhonghuatechan)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中国特产报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食品招商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