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未知 添加人:zhonghuatechan 添加时间:2015-03-11 15:24 浏览量: 次
核心提示: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这两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农民收入增幅跑赢城里人,今年已经是连续第5年。从2010年起,每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这两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农民收入增幅“跑赢”城里人,今年已经是连续第5年。从2010年起,每年农民收入增幅都比城镇居民高1~3个百分点。
全国政协常委陈章良深有感触地说:“5年前,我在广西做农业工作,看着当时的农民收入增幅与城镇居民逐年拉大,心里很着急。这几年形势在慢慢变好,今年城乡收入差首次缩进3∶1。但是,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基数高,城乡收入差依然比较大。”
我国农民收入保持了5年的高增速,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城乡收入差距仍处于高位水平。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家庭经营收入的出路
农民增收,基础还要靠农业。然而,当前持续上升的农业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不仅挤压了农民的利润空间,还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给国内农产品销售带来一定困难,增加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上涨的难度。
陈锡文委员说,解决这个问题,要靠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的绿箱补贴,为农业增效打下基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很难增收,必须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白先进委员说,“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畅、流转不规范的问题,建议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在第三方监管下流转。”
“延长农业产业链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于勇代表说,“建议尽快出台有利于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流转和资金流入方面给予扶持。”李建春代表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农民只靠种植和养殖盈利空间太小,要延长农业生产价值的链条,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路子,尤其是和二三产业的融合。”
“去年,我们与农业部门合作,推出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是准入门槛之一。”刘平均委员说,“这些优质品牌农产品销售价格普遍比较高,但仍然很受市场欢迎。”
作为基层代表,夏玉发切实感受到了农业品牌化带来的好处。“我们村地处城郊,种植有机的蔬菜和水果,人们越来越看重农产品品质,价高也卖得好,今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了10280元。”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目前吉林省的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77.9%,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任克军代表说,“吉林省农民2014年人均收入达到10780元,实现了‘十五连增’,突破了万元大关,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六成以上。下一阶段将力争做到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进一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挖掘好农民财产性收入这支“潜力股”
2015年新年伊始,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村村民享受到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红利。童家桥村毗邻主城区,厂房、门面等租赁收入稳定,最多的一户分到4万多元钱。
“农村集体资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潜力很大。”陈章良说,“尤其是城郊的农村,村集体土地增值幅度很大,要通过改革建立合理的机制,让农民分享到增值带来的好处。”
从今年起,农业部将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此外,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农民手里的财产还不是资产,因为产权不明晰,所以很难进入市场交易。”霍学喜委员说,“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搭建起良好的制度基础,从而激发农村的市场、农民的创造力,带动相关产业在农村落地,实现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zhonghuate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