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特产文化 >


黄棪茶的历史传说

文章来源:中华特产网   添加人:zhtcw    添加时间:2015-06-10 12:20   浏览量:

核心提示: 黄茶是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而产生的一种茶。按鲜叶老嫩又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生产历史悠久,唐朝时就成为贡品,属于六大茶类之一。黄茶的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是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而产生的一种茶。按鲜叶老嫩又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生产历史悠久,唐朝时就成为贡品,属于六大茶类之一。黄茶的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县罗岩灶坑(今虎邱镇美庄村),有位青年名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一位名叫王淡的女子为妻。

新婚后一个月,新娘子回到娘家,当地风俗称为“对月”。“对月”后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有一件“带青”礼物让新娘子带回栽种,以祝愿她像青苗一样“落地生根”,早日生儿育女,繁衍子孙。

王淡临走时,母亲心想:女儿在娘家本是个心灵手巧的采茶女,嫁到夫家后无茶可采,“英雄无用武之地”,小日子也不好过,不如让她带回几株茶苗种植。于是便到屋角选上两株又绿又壮的茶苗,连土带根挖起,细心包扎好,系上红丝线,让女儿作为“带青”礼物带回灶坑。

王淡回家后将茶苗种在屋子前面的埕角。夫妻两人每日悉心照料,两年后长得枝叶茂盛。奇怪的是,茶树清明时节刚过就芽叶长成,比当地其他茶树大约早一个季节。炒制时,房间里飘荡着阵阵清香。制好冲泡,茶水颜色淡黄,奇香扑鼻;入口一品,奇香似“桂”,甘鲜醇厚,舌底生津,余韵无穷。

梓琴夫妻发现这茶奇特,就大量繁衍栽培,邻居也争相移植。并以这茶是王淡传来的,因为茶汤金黄,闽南话“王”与“黄”,“淡”与“棪”语音相近,就把这些茶称为“黄棪茶”。原树于1967年树龄已历百余年,高2米多,主干直径约9厘米,树冠1.6米。惜因盖房移植而枯死。

(责任编辑:zhtcw)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中国特产协会 中国特产报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食品招商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