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地信息 >


中国体操之乡——仙桃

文章来源:中华特产网   添加人:中华特产网    添加时间:2012-09-18 13:54   浏览量:

核心提示: 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荆楚明珠的美誉。在这片有着五千年人类历史的土地上,各种文化形态长期繁衍,生生不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形成了仙桃独有的文化特征。仙桃先后被授予“中国体操之乡”、“湖北省皮影艺术之乡”

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荆楚明珠的美誉。在这片有着五千年人类历史的土地上,各种文化形态长期繁衍,生生不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形成了仙桃独有的文化特征。被授予“中国体操之乡”、“湖北省皮影艺术之乡”、“湖北省戏剧艺术之乡”。

  仙桃,旧称沔阳,古称复州。其建制上溯可至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堪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治沔城,曾为郡、道、府、州、县所在地,故尔古迹斑斓、文化底蕴丰厚,乃荆楚大地一座历史名城。仙桃市建制已有1400余年历史,1986年将沔阳县更名为仙桃市。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0 平方公里,总人口147.4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万。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

  仙桃之名,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代仙女在空中途经沔阳一个小镇,只见这里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就想试试这里的人心如何,于是摇身变成一个凡间姑娘挑了一担桃子在此叫卖,买者甚多。她问:“你们买桃子给谁吃?”青年人说:“孝敬老人的。”老年人说:“是给小孩的。”仙女一听,连声称赞这里的人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激动得变回原身,腾空撒桃,遂成仙桃!
   
  用八股文式的老调叙述了仙桃的概况,但这样的表述根本无法展示这座小城的神韵。我在仙桃这块纯朴的土地上生活了17年,念高中时转学去了外地,这一去又是17年。在仙桃度过我整个童年及少年时代的17年岁月,加之每年春节一定回家,我已经有足够的意愿和“资本”去话说仙桃。
   
  仙桃——贫困的过去
  就从这17岁离乡说起吧。母亲在小时候就这样评价我,“你考不上大学就是个土匪”,这大约是仙桃这个地方稍有“能耐”的男孩子们的两条“出路”吧,要么考大学,要么做偷抢拦路的“小土匪”,特别是我家所在的长淌口镇,318国道横贯此镇,外地长途司机途经这里饱尝抢劫之痛,痛定思痛编出了个顺口溜:“过了长淌口,性命到了手”。我的很多儿时的伙伴17岁后就因为“土匪”行迹被正法,我却幸运的进入了大学。值得一提的是,仙桃的高中教育,全国闻名,仙桃中学的高考升学率高达90%。现在,法治的加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我儿时的情景一去不复返,这里的年轻人,考不上大学的,大都加入了南方广东的打工大军。
   
  过去的仙桃是我们这个农村大国里最原汁原味的贫困农村,典型的鱼米之乡。全方位的自给自足,表现出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智慧,大米和蔬菜是在自家水田和菜园里种的,鸡蛋是自家的鸡下的,地里种的棉花能制成食用油和棉絮,解决菜香和睡觉的问题,而棉梗又是非常强劲的火源,几根棉梗就能取代几顿饭所需要的煤气。只是想吃肉的时候得花些钱到街上买,当然,聪明的商人会用自行车拖着一头刚杀的肥猪沿户叫卖,抢断街上的生意。每家都是有些钱的,这些钱是来自卖自留之外的大米、棉花、过年时生产队里的鱼塘干的鱼分回家的那部分和自家喂肥的猪,这些钱基本能够解决一家人在下一年里全年的开销,只是孩子多的家庭是吃不消的,能不做“超支户”每天被村里的广播点名就谢天谢地了。这里的男孩不叫男孩,叫放牛娃,长大了就去放牛;女孩不叫女孩,叫坛子,长大嫁人后年年得送酒回来,是父亲酒坛子;男人这里不称男人,称劳力,就是干苦力活的;女人不称女人,称妇联的、屋里的、烧火的或者堂客,女人生来就是烧火做饭的,是不能出门的,或者是只能正儿八经地以“主人”身份呆在厨房做饭或者呆在房间缝衣揦鞋看娃,若要到堂屋(客厅)里来,只能是“客人”,只有这“妇联的”还好听一点,据说是搞人民公社的那个年代,延续下来的一种对家庭主妇的称谓。
  
   仙桃——荆楚民俗的典范
   这里的习俗让人根深蒂固、永不忘怀。“大人望种田,小娃望过年”,小时候最难忘的就是过春节,盼过年、喜过年。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更可以放鞭炮放野火。在一年四季的民间节日中,过年的庆典礼俗最为隆重热闹,地处荆楚腹地的仙桃,至今仍盛行着诸如换门神、贴春联、祭祀祖先、开门爆仗、拜年、给压岁钱、舞龙舞狮、盛宴吃请、抹牌娱乐等习俗,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给人们以高雅的享受和无限的乐趣。腊月三十团年饭,是一年中最盛大也最庄重的聚餐,贴完红红的春联后,先放鞭祝贺,敬拜家祖,然后开始团年饭,饭是不能只完的,要留一点,以示“年年有余”。
   
  正月初一凌晨,当旧年的钟声响过十二响,家家户户就争先恐后地打开自家大门放鞭炮,霎时,村庄院落处处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火药浓香,烟雾缭绕。打开门的人,一般是家里的男孩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开门大发财,财喜贡进来,贡进不贡出,一贡贡一满屋”。天亮一看,燃放的鞭炮大红纸片铺满地面,与大门的鲜红春联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正如每家每户大门口贴的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从正月初一起,人们一见面就要恭贺新年;左邻右舍,同仁同事更是拱手作揖,互相拜年,“恭喜您家年过得热闹啦”,对方就会回答“恭喜您家是一样的”……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小孩门最大的盼望就是能接到七大舅八大姑给的多多的压岁钱。这段时间,划船的戏班子会到每家每户做表演送祝福,换取些收成。
   
  春节,是大人们一年中难得的休息时光,孩子们更是一直玩到正月十五才善罢干休。正月十五闹花灯,小时候在我们那贫困的农村,是只能听说不可能见到的。但孩子们有自己的游戏来取代,女孩们聚在一起玩“请七姐”、“问年成”,也就是请天上的七仙女下凡来,询问她们今年的运势,诸如看能不能用如意的郎君出现,如此等等。男孩子则是玩更剌激的游戏,每年的正月十五天黑十分,家里有男孩的就会从家里点上火苗,冲出大门去,和很多同样从自家里拿着火苗冲出去的男孩儿们聚在一起,燃起篝火,大人说这是叫“赶荒狗野猫”,把导致饥荒和一切不详的鬼怪全部吓跑,开始吉祥的新的一年。先祖遗风,现在仙桃的各个乡镇还保留着这种习俗。说完过去,再谈现在。 (责任编辑:中华特产网)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